当前,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。在沪浙皖,上海浦东“十一条举措”全面优化股权投资生态,浙江今年力争完成水利投资800亿元,安徽真金白银支持“30条”政策实施。上海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不到2个月,浦东新区率先响应。3月1日举行的浦东新区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浦东新区金融局宣布将推出《浦东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十一条举措》(以下简称“十一条举措”),围绕优化股权投资机构设立,引导投早投小投科技,培育长期资本、耐心资本,畅通股权投资退出渠道等方面,进一步推动浦东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集聚发展。“十一条举措”中的首条便是打造股权投资集聚区,支持浦东新区内产业特点突出、专业服务能力强、行业管理水平高的片区管理局申请在陆家嘴、张江、前滩等重点区域打造区域性股权投资集聚区,进一步优化新区股权投资机构空间布局。据介绍,“十一条举措”将充分放大引领区、自贸区、浦东综改的政策叠加效应,通过全面优化股权投资生态,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、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,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,赋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近年来,浦东正迅速崛起为全国股权投资机构的集聚高地。截至2023年末,浦东共有私募基金管理人1371家,占全市的35%;基金产品14210只,占全市的32%;资产管理规模超1.72万亿元,占全市的33%。其中,私募股权、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730家,资产管理规模9133亿元。
2024年浙江省水利工作会议近日在杭州召开。据了解,今年浙江省计划完成水利投资750亿元以上、力争800亿元。资金来源方面,用好用实国债是今年的“头等大事”,浙江各地要确保国债项目在承诺时限内开工、年底前100%完成支付。聚焦扩大水利投资,把推进“千项万亿”水网安澜提升作为全年工作的主要抓手。会议提出,今年,对于浙中城市群水资源配置、安吉老石坎水库等一批利长远、增动能的重大工程,能快则快、压茬推进;对照“新开工30项”的目标,各地要加快项目前期工作,力争一季度新开工30%、二季度60%、三季度达到85%。用好管好增发国债资金是今年提出的工作重点之一。会议强调要拓宽项目筹资渠道,争取到的国债资金按计划完成。同时,尽全力加强项目谋划储备,做好政策承接准备。为全力打好深化河湖长制全域建设幸福河湖硬仗,今年浙江省将继续健全“一清单两机制”,完善《浙江省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规划》。在农村地区,高质量完成3088座单村水站巩固提升任务,推动全年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22个,更新改造灌溉设施1500座。提高防汛能力方面,加快推进“三道防线”建设,在暴雨集中区、山洪灾害易发区及重要控制性工程关键点位增补水文测站,建设水位站190处,流量站150处,提高重要站点防洪测洪能力。前不久,安徽省政府出台《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政策举措》。聚焦政策提到的30条具体措施,安徽省财政厅透露,2024年,安徽省财政将统筹安排283.3亿元,从有效益的投资、有潜能的消费、外资外贸、创新驱动等方面,真金白银支持政策实施。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方面,支持各地围绕智能家电(家居)、文旅、百货、餐饮等领域发放消费券;统筹安排1.8亿元专项资金,支持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,推动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。在推动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方面,对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给予300万元的资金支持,对考核获“成效明显”档次的给予100万元资金支持。对新获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。在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方面,统筹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攻坚专项资金,支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。统筹安排25亿元,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。安排人才专项经费,支持实施江淮战略帅才计划、江淮英才计划和万名博士后聚江淮等行动。在支持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面,统筹安排20亿元,全力支持打造汽车“首位产业”;安排制造强省建设等政策资金15亿元,支持加快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产业发展,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;对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称号的企业给予100万元奖补,对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称号的企业给予200万元奖补,加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培育力度等。